黑客业务

怎么联系黑客,黑客联系方式,顶级黑客在线接单网站,网络黑客,黑客技术

意识流知识(意识流概念)

什么是意识流?如何表现?

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它之所以会引起误解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而用起来却像“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发。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文学家,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实际上,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并非意识流文学产生的惟一诱因。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新的经济结构体系中,人对自我重新定位后被开掘出的—片文学新领地。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流行开来的西方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又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非理性主义强调直觉是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即“意识的绵延”。只有它才是宇宙运转的惟一动力,客观万物无非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远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知识,才能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在他看来,潜意识应该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作家必须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领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东西;打破传统的时间观念,按照“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另一位深刻影响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家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他对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充分肯定无疑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思想张目。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关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意在反拨“人是理性动物”的传统观念。认为潜意识乃至无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人类的本能冲动经常受到社会规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缚,使人充满矛盾。作家的创作活动就是冲破理性,发挥本能冲动的过程,借此释放受到扼制的本能(力比多)。 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福克纳、普鲁斯特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表现: 1、直接内心独白 直接内心独白是这样一种独白,在描写这样的独白时既无作者介入其中,也无假设的听众,它可以将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而无需作者作为中介来向读者说这说那,也就是说,作者连同他的那“他说”、“他想”之类的引导性词句和他的那些解释性论述都从书页中消失了或近于消失了。 2、间接内心独白 间接内心独白则以一位无所不知的作者在其间展示着一些未及于言表的素材,好像它们是直接从人物的意识中流出来的一样;作者则通过评论和描述来为读者阅读独白提供向导。 3、无所不知的描写和戏剧性独白 无所不知的描写是有一位无所不知的作家介入描写人物的精神内容和意识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传统的叙事和描写方法对这种意识进行描述。戏剧式独白直接从人物到读者,无须作者介入其间,但却有一批假想的听众。它所表现的意识深度是有限的,也不象内心独白那样毫无保留。

总结意识流的概念?

词汇起源

编辑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1]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意识流

心理学观点

编辑

反省心理学继承了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的“意识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完整的四大意识流学说,对意识流做出了详细的定义和分类,意识流指“来自外界或内部无意识中的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的过程”。根据意识流内容的不同,把意识流分为信息意识流、情绪意识流、欲望(意志)意识流;根据意识流的来源和形式的不同,把意识流分为内吸流、内闯流、外吸流、外闯流四大意识流。人脑(心理)“做梦”和思维的过程(包括灵感、直觉、想像等高级思维过程)就是意识流的流动过程,如,灵感思维和梦的过程都为:外闯流(内闯流)——内吸流——灵感(梦)。又如,人脑联想的过程就是“内吸流”流动的过程;人脑观察的时候就是“外吸流”流动的过程;人脑思想开小差的过程以及强迫思维、幻听

、幻视、幻嗅、思维插入等心理疾病之症状的过程就是“内闯流”流动的过程;外界的声音、视像等信息意外地进入意识的过程就是“外闯流”流动的过程。强迫症中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也是由内闯流所引起的,其过程为:内闯流——强迫观念——强迫动作,人脑灵感、直觉、想像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就是四个意识流之间的切换过程。所以,掌握了意识流知识就可以用来分析梦,分析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分析和判断心理疾病的一些症状(如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分析和调控智力活动、情绪活动;分析人脑的逻辑、灵感、直觉、想像等高级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从而提高自己捕捉灵感的能力、想像的能力以及直觉思维能力等,同时也是人工智能中用计算机模拟灵感、直觉、想像等高级思维的基础;分析意识流和心理疾病的关系,掌握用意识流治疗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心理疾病的方法!总之,掌握意识流方面的知识无论对心理调控、心理潜能开发或是心理保健、心理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2]

表象

编辑

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它之所以会引起误解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而用起来却像“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

意识流

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发。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实际上,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并非意识流文学产生的唯一诱因。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新的经济结构体系中,人对自我重新定位后被开掘出的—片文学新领地。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流行开来的西方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又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非理性主义强调直觉是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即“意识的绵延”。只有它才是宇宙运转的唯一动力,客观万物无非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远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知识,才能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在他看来,潜意识应该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作家必须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领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东西;打破传统的时间观念,按照“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另一位深刻影响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家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他对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充分肯定无疑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思想张目。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关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意在反驳“人是理性动物”的传统观念。认为潜意识乃至无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人类的本能冲动经常受到社会规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缚,使人充满矛盾。作家的创作活动就是冲破理性,发挥本能冲动的过程,借此释放受到扼制的本能(力比多)。

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威廉·福克纳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尚存争议

编辑

意识流文学的创作高峰期基本上集中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它是一种文学流派还是一种创作方法的问题,长期以来颇多争论。实际上,它难以算作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一方面因为被公认的意识流作家之间在创作上没有沟通,没有发表宣言阐述共同的宗旨,也未形成具体的组织;另一方面,意识流文学发展的时间较长,早在19世纪末,这种方法就在文学创作中得到运用,而整个二十世纪世界各国不同时期仍有意识流文学作品出现。这种情况是“文学流派”的概念难以涵盖的。

尽管意识流作家在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普鲁斯特能借助“本能的回忆”,向往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从潜意识中唤起从前的光明画面,留住幸福和快乐;乔伊斯则热衷于表现人的罪恶和兽性,描绘意识活动中充满黑暗和盲目的混乱画面;福克纳的意识流作品与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存状况息息相关;而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则具有浓郁的精神幻想和倾向。但意识流作家们在创作中仍表现出一系列根本性的共同特征。

表现对象

首先,在表现对象方面,意识流文学脱离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描写真切可信的典型人物形象的规范,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内心世界。在意识流作家看来,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仅仅反映了外在的现实和表面的真实,而这个外部世界并不真实,真正的真实只存在于人的内心主观世界。因此,作家应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描绘上,写出人内在的真实。从这一文学观念出发,意识流作家把创作视点由“外”转向“内”,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不再是一种描写方法,不再附着于小说情节之上成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手段,而是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表现对象出现在作品中。意识活动几乎成为作品的全部内容,而情节则极度淡化,退隐在小说语言的帷幕后面。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四个部分——班吉的部分、昆丁的部分、杰生的部分及迪尔西的部分均由不同人物的纷繁复杂、理性与非理性相混的意识流动构成小说的基本内容。

因为意识流文学重在表现人的意识领域,所以作家的叙事角度与传统文学相比也发生改变,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点已由外部描写彻底转向内心活动的呈现,即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的直接呈现。按照法国叙述学家日奈特《叙事话语》中沿袭韦勒克和沃伦创用的“叙述聚焦”一词划分出的“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等几大类来看,意识流文学多选择“内聚焦”的叙述角度。内聚焦的意思是叙述者与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小说所展示的仅仅是某个人物或某些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全然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叙述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零聚焦”方式。采用内聚焦的叙述者必须跟着人物走,小说世界的广阔与否全凭人物的视觉来定。人物视点消失,所叙事物的有序性也应中断。例如,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第二章“昆丁的部分”中,就以昆丁叙述突然中断来表明他的自杀身亡。

内容与形式

其次,意识流文学不按照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结构作品,而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按照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使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识渗透于作品的各个画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

这种“随意调度”的本领得自于意识本身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喧哗与骚动》中班吉和昆丁的意识不断跳跃,不存在现在、过去和未来的界限,书中内容在时间上颠倒混乱,作者对此不作解释,也不交待,只以变换字体或改换称谓来提醒读者。如小说第一章《1928年4月7日》“即班吉的部分”的一段:

我们顺着栅栏,走到花园的栅栏旁,我们的影子落在栅栏上,在栅栏上,我的影子比勒斯特的高。我们来到缺口那儿,从那里钻了过去。

“等一等。”勒斯特说。‘你又挂在钉子上了。你就不能好好的钻过去不让衣服挂在钉子上吗。”

凯蒂把我的衣服从钉子上解下来,我们钻了过去。凯蒂说,毛莱舅舅关照了,不要让任何人看见我们,咱们还是猫着腰吧。猫腰呀,班吉。像这样,懂吗。我们猫下了腰,穿过花园,花儿括着我们,沙沙直响。地绷绷硬。我们又从栅栏上翻过去,几口猪在那儿嗅着闻着,发出了哼哼声。凯蒂说,我猜它们准是在伤心,因为它们的一个伙伴今儿个给宰了。地绷绷硬,是给翻掘过的,有一大块一大块疙瘩。

把手插在兜里,凯蒂说。不然会冻坏了。快过圣诞节了。你不想让你的手冻坏吧,是吗。

“外面太冷了。”威尔许说。“你不要出去了吧。”

(威尔许是康普生家的黑小厮,迪尔西的大儿子。前后有三个黑小厮服侍过班吉。1905年前是威尔许,1905年以后是迪尔西的小儿子T·P·威尔许,“当前”即1928年则是迪尔西的外孙勒斯特。福克纳在小说中用不同的黑小厮来标明不同的时序。)

由于作家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条理和顺序,重新组建时空秩序,如实地呈现了小说人物在感观、刺激、记忆和联想等作用下出现的那种紊乱的、多层次的立体感受和意识的动态,所以读者能始终体验作品人物所经历的那个时刻——心理时间。乔伊斯《尤利西斯》最后一章描写女主人公莫莉睡意艨胧的情态,其意识自由漂浮,模糊不清,最后完全消失。整段不使用标点符号,不断句,显示出意识流动的不间断性。

文体分类

意识流文字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对主人公内心意识活动的忠实记叙,因此本质上可以认为一篇完整独立的意识流文章属于记叙文体裁,但由于其特殊的表述形式和较为高级的表述技巧,暗合形散神聚的散文特征,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散文来看待。意识流文字先天优势让它更适用于现代诗的写作,以及短篇小说,长篇的意识流小说过于复杂,会加剧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度,让人感觉隐晦以及阴暗。目前的绝大部分意识流文学作品体裁都是小说,但实际上中国古诗中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而且很多宗教经典中也含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意识流文学由于过于晦涩强调无秩序,难以被大众理解,所以无法成为通俗文学的主流。

常见技法

编辑

内心独白

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如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独白。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成为“直接内心独白”。

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这种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常属于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内心分析

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普鲁斯特的《寻找失去的时间》(一译《追忆似水年华》)中就大量运用这种手法。英美有些研究者断然否认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家,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内心独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内心分析”,而不是意识彻底的自然流动。

自由联想

人物的意识流表现不出任何规律和次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一种事物上作短暂逗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一连串的印象和感触。

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对这一手法采用最多的意识流作家包括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威廉·福克纳。

诗化和音乐化

意识流小说家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他们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伍尔芙的《海浪》的语言就和意象派诗歌非常相似。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则运用了巴赫赋格曲的结构。

代表作家

编辑

埃杜阿·杜雅尔丹

(1861~1949)

19世纪末,法国作家埃杜阿·杜雅尔丹发表了小说《被砍倒的月桂树》。该作因始终运用“内心独白”艺术手法,被后人视为意识流文学的先声。进入20世纪后,意识流文学家们将意识流创作方法加以完备化并使之走向成熟。至20年代前后,意识流文学进入兴盛时期。

马塞尔·普鲁斯特

(1871—1922)

意识流文学的奠基者是马塞尔·普鲁斯特。他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984年6月,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中 法国、西班牙、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名列第六。

其代表作七卷本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实践了作者“主观真实论”的艺术观,是“单纯型”意识流文学的范本。这部作品为意识流文学打下了发展的基础。

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改变她的性取向。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作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方法,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这里有姿色迷人,谈吐高雅而又无聊庸俗的盖尔芒夫人,有道德堕落,行为仇恶的变性人查琉斯男爵,有纵情声色的浪荡公子斯万等等。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于上流社会有关联的作家,艺术家,他们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却永世长存。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下层的劳动者。《追忆似水年华》这部长篇巨著通过上千个人物的活动,冷静,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俗,人情世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他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例如,叙述者参加了盖尔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这使他长期以来对贵族的种种幻想顿时破灭,他意识到过去对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称,而不是真实的世界。整部作品对外部世界的描述同叙述者对它的感受,思考,分析浑然一体,又互相引发,互相充实,从而形成了物从我出,物中有我,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维吉尼亚·伍尔芙

(1882—1941)

伍尔夫

英国小说家、批评家维吉尼亚·伍尔芙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她在对一些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意识流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对它进行理论阐发。1919年,伍尔芙发表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作品通过一个妇女看到墙上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无限联想的意识流动过程,揭示人类在世界的丰富和易于变化。《达罗卫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前者表现的是达罗卫夫人在家庭晚会上重见旧日恋人彼德并得知附近一患精神病的男子自杀后二人意识的跳跃纷呈;后者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表达的是作者对超越了功名恩怨的彼岸世界的向往盘,呈现给读者的是人物的深层意识。

伍尔芙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笔富于音乐性,并运用音乐上的“曲式学”结构作品,给读者以美感。

詹姆斯·乔伊斯

(1882—1941)

乔伊斯

20世纪爱尔兰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意识流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出身于都柏林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生后家境渐衰。他很早就立志献身文学事业,力图通过创作实理其纯客观表现人内在真实的美学理想。1902年,乔伊斯赴巴黎学医,其后一生不定时居住于欧洲多国,倾心于文学创作。

乔伊斯的作品始终未离开都柏林人和他们的生活。早期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由15个有共同主题的短篇小说组成,描写都柏林中下层市民形色各异的生活,现实主义倾向鲜明。《一个艺术家青年时代的写照》(1916)是乔伊斯思想艺术发展的转折点。作品中大量使用内心独白、时空交错、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文学常用的表现手法,揭示主人公从幼年到青年时代的内心世界。作者的笔触已伸向主人公的潜意识领域。晚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为芬尼根守灵》(1939)充满寓言色彩,通篇采用梦呓语言,表现人类历史中死亡与复活这一循环往复的中心主题,语言晦涩、新词迭生,艰深难懂。

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

这部作品从1914年开始至1921年完成,前后历时8年,是乔伊斯的代表作,也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套用”荷马史诗《奥德修记》的框架,分为3章18部,在人物设计与情节安排上也与之相呼应。但作者却把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海上10年漂泊的神话,变成了现代普通人布卢姆一天内在都柏林街头游荡的故事,以此暗示英雄时代的结束和当代普通人的命运悲剧。《尤利西斯》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迥然不同。它全方位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段,通过人物潜意识的流动,表现了现代西方人严重的精神危机。因此,小说被西方评论界奉为意识流的百科全书。作品没有传统小说中故事性极强的情节,只是以布卢姆和斯蒂芬从1904年6月16日早上8点到次日凌晨2点这18小时内在都柏林的生活和内心活动为主要内容,把他们过去的经历和精神生活纳入其意识无秩序的流动中分别表现出来。而布卢姆的妻子莫莉在小说中大部分是通过他人视觉显示出来的,直到篇尾才正面出现。作者以她躺在床上、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的长篇内心独白结束全作。他们的经历不能构成完整有序的情节线索,事件的发生与时间的发展也无任何序列关联,却成为人物意识流动的一个又一个外在引源,带出人物绵延不断的薏识之流,而这种意识活动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中有逻辑、有条理、在理性支配下的心理描写,而是不受时空限制、不受逻辑制约、具有极大跳跃性、随意性和不连贯性的人的意识的本原状态的展示。

作品的核心人物只有3个,他们身上显示出多层次的复杂矛盾的性格。某报馆的广告业务承揽人利奥波尔德·布卢姆庸碌、卑微,却不乏忠厚、善良;他的妻子、稍有小名气的莫莉耽于肉欲,但内心也渴望真情;私立中学历史教师斯蒂芬·代达勒斯精神空虚,却不肯放弃幻想。通过他们,乔伊斯逼真描绘出西方现代都市中人的真实形象,他们身上不再闪耀古代英雄的光彩,精神不再崇高,但仍固守着人性的精神家园。作者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现代人灵魂全景图。与其他意识流作家的叙事方法比较,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采用“交错式”意识流的写法,即各人所想与其他人不相干,虽然有时出现重叠,却是偶然造成,因为人物不需要共同面对同一件事。这种叙事方法,使小说内容更加分散,加之作品中“内心独白”的大量运用,“自由联想”的跨越性与随意性极大,故而给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困难。

什么是西方的意识流

意识流 概述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什么叫意识流? 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它之所以会引起误解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而用起来却象“浪漫主义”、“象征主义” 和“超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 “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发。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文学家,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实际上,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并非意识流文学产生的惟一诱因。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新的经济结构体系中,人对自我重新定位后被开掘出的—片文学新领地。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流行开来的西方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又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非理性主义强调直觉是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即“意识的绵延”。只有它才是宇宙运转的惟一动力,客观万物无非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远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知识,才能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在他看来,潜意识应该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作家必须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领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东西;打破传统的时间观念,按照“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另一位深刻影响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家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他对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充分肯定无疑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思想张目。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关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意在反拨“人是理性动物”的传统观念。认为潜意识乃至无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人类的本能冲动经常受到社会规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缚,使人充满矛盾。作家的创作活动就是冲破理性,发挥本能冲动的过程,借此释放受到扼制的本能(力比多)。

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福克纳、普鲁斯特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编辑本段]意识流文体的基本特征 意识流文学的创作高峰期基本上集中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它是一种文学流派还是一种创作方法的问题,长期以来颇多争论。实际上,它难以算作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一方面因为被公认的意识流作家之间在创作上没有沟通,没有发表宣言阐述共同的宗旨,也未形成具体的组织;另一方面,意识流文学发展的时间较长,早在19世纪末,这种方法就在文学创作中得到运用,而整个而二十世纪世界各国不同时期仍有意识流文学作品出现。这种情况是“文学流派”的概念难以涵盖的。

尽管意识流作家在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普鲁斯特能借助“本能的回忆”,向往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从潜意识中唤起从前的光明画面,留住幸福和快乐;乔伊斯则热衷于表现人的罪恶和兽性,描绘意识活动中充满黑暗和盲目的混乱画画;福克纳的意识流作品与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存状况息息相关;而伍尔芙的意识流小说则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唯美主义倾向。但意识流作家们在创作中仍表现出一系列根本性的共同特征。

首先,在表现对象方面,意识流文学脱离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描写真切可信的典型人物形象的规范,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内心世界。在意识流作家看来,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仅仅反映了外在的现实和表面的真实,而这个外部世界并不真实,真正的真实只存在于人的内心主观世界。因此,作家应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描绘上,写出人内在的真实。从这一文学观念出发,意识流作家把创作视点由“外”转向“内”,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不再是一种描写方法,不再附着于小说情节之上成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手段,而是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表现对象出现在作品中。意识活动几乎成为作品的全部内容,而情节则极度淡化,退隐在小说语言的帷幕后面。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四个部分——班吉的部分、昆丁的部分、杰生的部分及迪尔西的部分均由不同人物的纷繁复杂、理性与非理性相混的意识流动构成小说的基本内容。

因为意识流文学重在表现人的意识领域,所以作家的叙事角度与传统文学相比也发生改变,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点已由外部描写彻底转向内心活动的呈现,即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的直接呈现。按照法国叙述学家日奈特《叙事话语》中沿袭韦勒克和沃伦创用的“叙述聚焦”一词划分出的“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等几大类来看,意识流文学多选择“内聚焦”的叙述角度。内聚焦的意思是叙述者与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小说所展示的仅仅是某个人物或某些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全然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叙述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零聚焦”方式。采用内聚焦的叙述者必须跟着人物走,小说世界的广阔与否全凭人物槐视觉来定。人物视点消失,所叙事物的有序性也应中断。例如,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第二章“昆丁的部分”中,就以昆丁叙述突然中断来表明他的自杀身亡。

其次,意识流文学不按照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结构作品,而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按照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使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识渗透于作品的各个画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

人的意识是复杂的,理性与非理性意识共存。其中有明确、完整的意识,也有朦胧、片段的意识;有言语层的意识,还有尚未形成语言的、即言语前阶层的意识,等等。这些意识混杂在一起,交替出现,故而从中很难找出逻辑性轨迹。而时间颠倒、空间重叠也就成为意识世界常有的情形。意识流文学企图如实展现人的意识流动,这就使作品的内容无法按照正常的时空顺序一一展开,而是根据有别于“空间时间”的“心理时间”(柏格森语)表现意识的流程。福克纳说:“我可以像上帝一样,把这些人调来调去,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的限制。我抛开时间的限制,随意调度书中的人物,结果非常成功,至少在我看来效果极好。”

这种“随意调度”的本领得自于意识本身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喧哗与骚动》中班吉和昆丁的意识不断跳跃,不存在现在、过去和来来的界限,书中内容在时间上颠倒混乱,作者对此不作解释,也不交待,只以变换字体或改换称谓来提醒读者。如小说第一章《1928 年4月7日》“即班吉的部分”的一段:

我们顺着栅栏,走到花园的栅栏旁,我们的影子落在栅栏上,在栅栏上,我的影子比勒斯特的高。我们来到缺口那儿,从那里钻了过去。

“等一等。”勒斯特说。‘你又挂在钉子上了。你就不能好好的钻过去不让衣服挂在钉子上吗。”

凯蒂把我的衣服从钉子上解下来,我们钻了过去。凯蒂说,毛莱舅舅关照了,不要让任何人看见我们,咱们还是猫着腰吧。猫腰呀,班吉。像这样,懂吗。我们猫下了腰,穿过花园,花儿括着我们,沙沙直响。地绷绷硬。我们又从栅栏上翻过去,几口猪在那儿嗅着闻着,发出了哼哼声。凯蒂说,我猜它们准是在伤心,因为它们的一个伙伴今儿个给宰了。地绷绷硬,是给翻掘过的,有一大块一大块疙瘩。

把手插在兜里,凯蒂说。不然会冻坏了。快过圣诞节了。你不想让你的手冻坏吧,是吗。

“外面太冷了。”威尔许说。“你不要出去了吧。”

(威尔许是康普生家的黑小厮,迪尔西的大儿子。前后有三个黑小厮服侍过班吉。1905年前是威尔许,1905年以后是迪尔西的小儿子T•P•威尔许,“当前”即1928年则是迪尔西的外孙勒斯特。福克纳在小说中用不同的黑小厮来标明不同的时序。)

由于作家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条理和顺序,重新组建时空秩序,如实地呈现了小说人物在感观、刺激、记忆和联想等作用下出现的那种紊乱的、多层次的立体感受和意识的动态,所以读者能始终体验作品人物所经历的那个时刻——心理时间。乔伊斯《尤利西斯》最后一章描写女主人公莫莉睡意艨胧的情态,其意识自由漂浮,模糊不清,最后完全消失。整段不使用标点符号,不断句,显示出意识流动的不间断性.

意识流文体

意识流文字中所有的内容都是对主人公内心意识活动的忠实记叙,因此本质上可以认为一篇完整独立的意识流文章属于记叙文体裁,但由于其特殊的表述形式和较为高级的表述技巧,暗合形散神忌的散文特征,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散文来看待。意识流文字先天优势让它更适用于现代诗的写作,以及短篇小说,长篇的意识流小说过于复杂,会加剧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度,让人感觉隐晦以及阴暗。目前的绝大部分意识流文学作品体裁都是小说,但实际上中国古诗中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而且很多宗教经典中也含有非常多的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体现。意识流文学由于过于晦涩强调无秩序,难以被大众理解,所以无法成为通俗文学的主流。

什么是意识流?怎样运用?

“意识流”原来是一个心理学和哲学术语,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把一是比喻为流动的“河流”或“流水”,法国哲学家柏格森也说过“真实”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作家把这种理论直接借用到文学创作上来,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这就形成了意识流文学。

具体的运用可参看一些作家的作品,如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尤利西斯》,沃尔夫《达洛卫夫人》,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44.什么是“意识流”、“意识流小说”?

什么叫意识流?

[编辑本段]

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它之所以会引起误解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而用起来却象“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意识流”的提法,最早出现在研究心理学的著作中,最先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来。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发。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文学家,并被他们借用、借鉴,从而进入文学领域,作用于作家的创作,从而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实际上,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并非意识流文学产生的惟一诱因。与其他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在新的经济结构体系中,人对自我重新定位后被开掘出的—片文学新领地。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流行开来的西方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又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非理性主义强调直觉是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即“意识的绵延”。只有它才是宇宙运转的惟一动力,客观万物无非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远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知识,才能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在他看来,潜意识应该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作家必须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潜意识领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东西;打破传统的时间观念,按照“心理时间”结构作品。另一位深刻影响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意识流文学的理论家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他对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充分肯定无疑为意识流文学创作思想张目。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关于潜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意在反拨“人是理性动物”的传统观念。认为潜意识乃至无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出自人的本能冲动;人6的本能冲动经常受到社会规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缚,使人充满矛盾。柞家的创作活动就是冲破理性,发挥本能冲动的过程,借此释放受到扼制的本能(力比多)。

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福克纳,卡夫卡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 ,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海浪》等。

心理小说以分析人物的意识层和潜意识层的情感、意识、思想、活动、态度为主,或直接以人物的意识活动来结构作品。

心理小说产生于18世纪的感伤文学。感伤文学崇尚感情,把艺术的力量诉诸感情。它得名于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同名小说《感伤旅行》(1768)。《感伤旅行》和他的另一部小说《项狄传》(1765)以描写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与感情为主,充满颠倒时序、没有逻辑的联想,使文学开始具有新的内容,描写人物的复杂印象和情感。英国作家理查生把对社会环境的描写与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结合起来,着重描写人物的感情和行为动机,把感伤主义引进了西欧文学。其描写心理活动的代表小说是《帕米拉》(1741)和《克莱丽莎》(1748)。同时代的法国作家卢梭的小说《新爱洛绮丝》(1761)和德国作家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都受到感伤文学的影响,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情感,并以描写爱情心理为主。

心理小说的开创者为19世纪的法国作家司汤达。司汤达擅长心理描写,他全神贯注于人的心理现象,把其他一切都置之度外。心理小说的心理描写反映了19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水平。他的心理描写是意识层的心理思维,限于头脑和感情的理性分析,没有涉及潜意识层的生理状态的反映。因而,他的心理描写非常冷静和理智,充满逻辑和理性,由此显出人物性格力的特点和现实态度。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在内容层次上分为社会和爱情心理两个层次,描写时代的普遍心理状况和精神面貌,细致分析爱情心理的微妙变化和发展进程。他对人物内心紧张的表现已具有现代意识的特征。为此,他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由于他的心理意识所表现的“现代性”,使他至今在世界各国仍拥有广泛读者。代表作是《红与黑》(1830)。

19世纪著名的心理小说有奥斯丁的《爱玛》(1816)、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1857)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1877)等。心理小说的情节通常比较单纯,心理描写的鸿篇巨制主要是靠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建构的。一是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包括人物的所思所想和内心独白。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引导语通常是“他想”、“他继续想”、“他暗自说道”、“我想”、“我在心里说”等,这是传统心理描写的套语。

作家分析心理化。心理小说家常以叙述人的身份对人物心理作剖析,这些心理现象是人物本身没有意识到,没有认识清楚的问题。作家把他对人物心灵的认识和理解讲述给读者,形成作家分析心理化。小说描写作家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引导语通常是“他没想到”“他想错了”“她不知道”等。例如《包法利夫人》中浪漫恋爱的心理分析是作家对爱玛爱情发展结局的心理预测和它的产生缘由的心理分析,作家的分析是客观的,不带主观色彩。

以人系事,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心理小说的情节叙事简单,事件平凡朴实,大量的心理描写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复杂性格。如于连性格中的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多疑与敏感、感性与冷静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点都通过心理描写刻画得淋漓尽致。安娜的情爱与母爱、反抗与激情的性格冲突在心理描写中也得到充分表现。

心理描写从属于情节。19世纪心理小说依然存在一个情节框架,心理描写依附于情节,不具独立性。情节触动、引发了心理描写,并把心理描写串连起来,体现了传统小说叙述的线性因果关系。它不同于现代心理小说独立存在的意识流描写。

情节心理化。心理小说中的人物经历和心理描述互为层次,有机结合。情节好似引河,心理描写好似水流,它盈满河道,充畅情节,构成了以心理描述为主的叙事结构。情节心理化通常表现为三种情况:引发式、插入式和夹叙式。引发式是以一个很小的事件为引子,以此引出大量的心理描述。例如于连握住德·瑞那夫人的手的细节,引出于连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插入式是在心理叙述中插入现实描写的细节。例如对爱玛不堪忍受乏味的家庭生活的描写。夹叙式是一边叙述情节,一边心理叙述,叙述引出心理描述,心理描述又带出情节。例如《红与黑》第43章对于连和玛特儿爱情关系的叙述,既是叙事,又是心理描写。

心理小说在20世纪发展为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波及到欧美各国。意识流小说是西方现代社会意识的产物,它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意识流”的概念由詹姆斯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

意识流小说的共同特点如下:

1.以心理时间结构作品。意识流小说家有意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序,消除逻辑时间界限,将感觉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拧在一起组成主观心理时间,随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结构作品。心理时间的叙述方式有倒时序、循环时序、颠倒时序、闪回时序和预见时序。

2.意识流描写。意识流小说注重表现人物意识活动本身,作家退出小说,着力描写人物心理的种种感受,开掘深层的意识来展露隐蔽的灵魂和内心世界。意识流描写的特点具有动态性、无逻辑性、非理性。描写层次分为意识层和潜意识层。描写的方式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迁移、意识流语言。

3.以心系人,以心系事。意识流小说以表现人物的心灵活动为主,化解人物心中郁积的种种情结,很少描写人物的体貌特征,淡化情节以至取消情节,事件极其微小。在心灵宇宙范围内写成一曲曲心灵史诗。

写作纯粹的意识流小说有很大的局限,但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它融会到其他类型的小说创作中,心理永远是富有创造性的作家的表现领域。

以下则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相关资料:

马赛尔·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作家,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1913-1927)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作。小说以叙述者“我”追忆往事为主线,插入了“我”的所见所闻。按人物思想流动的心理时间来结构作品,着意描写人物意识流程。以人物主观感受代替传统小说中人物命运、矛盾冲突的主导地位。作品突出带有“内审性”特征,被认为是“革新了题材与写作技巧的新型小说”。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作家,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性作品”,也是20世纪现代派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小说叙述1904年6月16日广告经纪人布卢姆和他的妻子莫莉、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三人在都柏林的活动情况。这天在文学史上称为“布卢姆日”。小说通过三人一天的经历和各个器官的感受,描绘了都柏林的社会生活全景。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1929),它和《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并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小说采用多角度的叙述手法讲述三兄弟与他们的姐妹凯蒂母女有关的故事,深入人物的潜意识,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和病态心理。 其他的例如《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沙龙!押沙龙!》都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名著。

·维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

英国著名小说家、批评家维吉尼亚·伍尔芙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她在对一些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意识流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对它进行理论阐发。1919年,伍尔芙发表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作品通过一个妇女看到墙上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无限联想的意识流动过程,揭示人内在世界的丰富和易于变化。《达罗卫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前者表现的是达罗卫夫人在家庭晚会上重见旧日恋人彼德并得知附近一患精神病的男子自杀后二人意识的跳跃纷呈;后者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表达的是作者对超越了功名恩怨的彼岸世界的向往盘,呈现给读者的是人物的深层意识。

伍尔芙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笔富于音乐性,并运用音乐上的“曲式学”结构作品,给读者以美感。

意识流学说的提出者是谁

1,什么是意识流

反省心理学的定义是:意识流指来自外界和内部无意识的某一(或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的过程。

意识流又名“思想流”“主观生活流”。心理学界最早论述意识流的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他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述。

2.为什么可以通过意识流进行心理分析

意识流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人脑的智力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等心理活动都是以意识流的方式进行的,因此,通过意识流即可分析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内闯流”是四大意识流之一,是四大意识流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识流,这是因为它既是思维活动的发起者、推动者,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打断者。浅层中的信息,一旦以内闯流的方式闯入意识就能打断意识中正在进行的思维,并可同时发起一个与其有关的新思维。例如,一个学生正在听老师讲课,突然一个“内闯流”闯入意识,想起了昨天电视中的一个镜头,随之浮想联翩。人的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都是由内闯流引起的,科学家常常不由自主地思考科学研究中的事情,网瘾患者常常不由自主地思考网络游戏中的事情,艺术家常常不由自主地思考艺术创作中的事情,这些都是由于“内闯流”所引起的。浅层中的信息不同,“内闯流”的内容便不同,所引起的思维便也不同。综上所述,“内闯流”掌握着意识中信息加工或思维活动的主动权,因此,它也是心理分析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

3.学习意识流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人脑“做梦”和思维的过程(包括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思维过程)就是意识流的流动过程。掌握了意识流知识就可以用来分析“梦”;分析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分析和判断心理疾病的一些症状(如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分析和调控智力活动、情绪活动;分析人脑的逻辑、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从而提高自己捕捉灵感的能力、想象的能力以及直觉思维能力等。同时它也是人工智能中用计算机模拟灵感、直觉、想象等高级思维的基础,是治疗幻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等心理疾病的方法。总之,掌握意识流方面的知识无论对心理调控、心理潜能开发或是心理保健、心理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

4.四大意识流

詹姆斯提出的“意识流”概念,既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即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同时也强调其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它能使感觉中的现在与过去不可分割。他还认为,参与意识流的要素有感觉、表象、思维、情感、欲望等,但他未对意识流的实质和具体过程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反省心理学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意识流即“经由意识的信息、情感(绪)、欲望等心理要素的流动”,并对意识流做出了详细的分类,根据意识流的内容的不同,可把意识流分为:“信息意识流”“情感意识流”和“欲望意识流”;根据意识流的来源和进入意识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意识流分为:内吸意识流,简称“内吸流”;内闯意识流,简称“内闯流”;外吸意识流,简称“外吸流”;外闯意识流,简称“外闯流”四种。信息意识流可分为内吸流、内闯流、外吸流、外闯流四种,而“情绪意识流”和“欲望意识流”只可分为两种:内吸流和内闯流。

  • 评论列表:
  •  竹祭酒废
     发布于 2023-01-26 21:20:40  回复该评论
  • 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
  •  假欢劣戏
     发布于 2023-01-26 20:26:31  回复该评论
  • 于文学创作。乔伊斯的作品始终未离开都柏林人和他们的生活。早期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由15个有共同主题的短篇小说组成,描写都柏林中下层市民形色各异的生活,现实主义倾向鲜明。《一个艺术家青年时代的写照》(19
  •  南殷俛就
     发布于 2023-01-27 02:26:04  回复该评论
  • 生活之流吧。”后来,他又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的第九章中加以详尽的阐述。2.为什么可以通过意识流进行心理分析意识流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人脑的智力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等心理活动都是以意识流的方式进行的,因此,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